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(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, Wuhan),简称地大,位于武汉市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,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,是国家“双一流”,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建设高校,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,入选“111计划”、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、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,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、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、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、“七校联合办学”创始成员。

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,前身是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天津大学、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、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。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。文革时期外迁。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,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。1987年,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,在武汉、北京两地办学,总部设在武汉。2000年,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。2005年3月,大学总部撤销,武汉、北京两地独立办学。2006年,教育部、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。

截至2021年12月,学校有南望山校区、未来城校区,占地总面积1474353平方米,校舍总面积1385752.04平方米;设有23个学院、69个本科专业;有教职员工3369人,全日制在校学生31040人;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;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。



师资力量

截至2021年12月,学校有教职员工3369人,其中教师1956人。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,博士生导师631人,教授452人,副教授814人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,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入选者29人。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,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,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,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,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。



院系专业

截至2021年12月,学校设有23个学院,开设69个本科专业。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院系专业一览表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地球科学学院:地质学、地球化学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资源学院:资源勘查工程、石油工程、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、四年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材料与化学学院:应用化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材料化学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环境学院:水文与水资源工程、地下水科学与工程、环境工程、生物科学、大气科学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工程学院:土木工程、城市地下空间工程、安全工程、地质工程、应急技术与管理、勘查技术与工程(钻探工程)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:勘查技术与工程(勘查地球物理)、地球物理学、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: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工业设计、电子信息工程、通信工程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经济管理学院: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工程管理、工商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会计学、经济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旅游管理、统计学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外国语学院:英语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:地理科学、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、软件工程、测绘工程、遥感科学与技术、地理信息科学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数学与物理学院:数学与应用数学、信息与计算科学、物理学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体育学院: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珠宝学院:宝石及材料工艺学、产品设计(珠宝首饰设计)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艺术与传媒学院:广播电视学、音乐学、视觉传达设计、环境设计、数字媒体艺术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公共管理学院:法学、土地资源管理、公共事业管理、行政管理、土地整治工程、应急管理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马克思主义学院:思想政治教育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计算机学院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网络工程、信息安全、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智能科学与技术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自动化学院:测控技术与仪器、自动化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海洋学院:海洋科学、海洋工程与技术



学科建设

截至2021年12月,学校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,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,“地质学”、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”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;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有工程硕士、MBA、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,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。地球科学、工程学、环境/生态学、材料科学、化学、计算机科学、社会科学综合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%,其中地球科学进入前1‰。



科研平台

截至2021年12月,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、实验室、研究院(所、中心)86个,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,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,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,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。



馆藏资源

截至2019年底,图书馆馆藏达160余万册,其中地学类图书35万册,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14个(包括中国知网、万方数据、SCI、EI)。为师生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。



学术期刊

《地球科学一一中国地质大学学报》:
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,《EI》、《CA》、(Pж)、《CBST》、日本《科学技术文献速报》,美、德的《地球科学光盘数据库》以及美国《地质文献数据库》收录期刊。

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:
“CSSCI来源期刊”,是“全国中文核心期刊”、“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”、“全国百强社科学报”和“湖北省优秀期刊”。

《地质科技情报》:
《CA》、《GeoRef》、《PЖ》收录,已进入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(中国科技核心期刊)》、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(2008版)》、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》。

《工程地球物理学报》:
是由长江水利委员会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、长江大学联合主办,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工程地球物理类专业学术期刊。

《安全与环境工程》:
本刊被收录为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、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,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;入网中国期刊网(CNKI)、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(China Info)数字化期刊群》。

《宝石和宝石学》:
被美国《化学文摘》(CA)等收录,入编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》、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》、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等,获首届《CAJ-CD规范》执行优秀期刊奖。



交流合作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先后与美国、法国、澳大利亚、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。成立了由学校牵头,斯坦福大学、麦考瑞大学、香港大学等十所世界知名大学组成的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,在地学领域开展资源共享、国际交流与合作。

学校公派出国访问、留学,攻读硕士、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900余人次,邀请来校访问、讲学、与会的境外专家每年400余人次。学校3个项目被列入“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”(即“111工程”),以学校为支撑建立了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、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、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,建成了“中匈联合环境科学与健康实验室”和“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”等六所国际科研合作中心。

招生老师1对1咨询

——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——

姓 名
手 机
点击提交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师资力量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部分师资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院系专业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硕士项目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博士项目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学科建设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博士后项目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学术资源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论文期刊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合作交流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联合办学硕士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联合办学博士
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更多介绍

微信咨询

添加微信,预约专家咨询

lufeishengxue

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